最近,奥密克戎 BF.7 变异毒株在国内首次被检出,引发广泛关注,被预测可能会成为未来全球主流毒株。
据悉,BF.7 相对于 BA.4 或者 BA.5 具有更强的传染力、扩散性、逃逸性、隐蔽性,代际间隔更短,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,我国内地至少已经有 5 个地方检出,在深圳甚至有一病例与路人相遇后就造成了传播。
9 月 28 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报告 1 例病例,是 BF.7 变异株首次在国内引起本土疫情。
10 月 7 日,广东韶关通报发现 BF.7、BA.5.1.7 两个传播链条。
10 月 9 日、10 日、11 日,内蒙古乌兰浩特、山东青岛、广东深圳先后出现 BF.7,在深圳同时传播的还有 BA.2.76、BA.2.2 变异株。
据深圳方面通报,在流调过程中发现,不少病例是由于不正确佩戴口罩而发生感染。
其中一病例在外地旅游返回深圳后确诊,流调发现其与路边一行人相遇时,两人均未戴口罩,导致行人感染,并且造成多例后续关联感染个案,带来较大传播风险,不排除后续出现新增阳性个案的可能。

BF.7 是 BA.5.2.1.7 的缩写,被认为是奥密克戎 BA.5 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,中间隔了 BA.2.75 变异株。
BF.7 感染后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热、持续性咳嗽、身体疼痛、头痛、喉咙痛、嗅觉改变、食欲不振等,与新冠奥密克戎早期亚型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类似。
近期,BF.7 在欧美地区迅速流行,感染占比越来越高,比如比利时已达 25%。
目前,世卫组织正在高度关注 BA.2.75、BF.7、BA.4.6 等新的变异株,并警示 BF.7 正在全球传播," 几周内或成主流 "。
好消息是,多项研究结果显示,国内外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。我国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重症、死亡也仍然具有良好保护作用,而加强免疫可以进一步降低住院、重症和死亡的风险。

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
- 高三考生注意 2023年这些招生政策将最后一次施行
- 上海举办国际艺术品交易周
- “柏林圣诞花园”灯光秀开幕
-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
- 《自贡天灯会民俗考》首发仪式在自贡市举行
- 丹寨:祭尤活动展民俗
- 港媒:中国已获得优势,西方还在试图“花小钱搞霸权”
- 希腊前财长:失去中俄,德国经济模式正在崩溃
- 生态环境部: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
- 土耳其批评美国在石油减产问题上“欺凌”沙特
- 日元失守150关口的背后:“安倍经济学”的锅?
- 英媒给自己国家取了个新名,惹怒意大利人
- 俄媒:泽连斯基批准制裁俄外长拉夫罗夫的妻子、女儿及女婿
- 外交部:我国已同150个国家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或安排
- 303.1克拉黄钻亮相迪拜 12月拍卖预估价超1亿元